English

高考优秀作文选登

1999-07-22 来源:生活时报  我有话说

成功,不仅需要记忆

假如记忆可以移植,我现在就可能伏在书案上续写着曹雪芹的旷世奇书———《红楼梦》;假如记忆可以移植,我现在就可能站在讲坛上,继续着大文豪郭沫若的慷慨陈词;假如记忆可以移植,我现在就可能正在中南海,继续着周总理辛勤的工作;假如记忆可以移植,我现在就可能坐在实验室里,继续着居里夫人的研究……

想到这里,我不禁飘飘然,然而也戚戚然,飘然于终有一天学子们终不必12年苦读高考一锤定终身;“戚然”于毕竟我没有赶上———生不逢时啊!

然而三思之后,我发现自己的“飘然”,未免来的太早。拥有曹雪芹的文思,并不代表拥有他“举家食粥酒常赊”悲惨境遇下的坚贞不屈;拥有郭沫若的渊博并不代表拥有他杰出的文学天赋;拥有周总理的经验并不意味着拥有他一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心;拥有居里夫人的知识,并不意味着拥有她顽强的工作毅力。所以,即使拥有了先贤们的记忆,也并不能使先贤在今世重现,不一定能用我们的血肉去延续他们生命,继续他们的事业。因为成功者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广博的知识,丰富的经验,更重要的是一种崇高的意志品质。如果缺少这种可贵的意志品质,我们充其量只能作考场上的胜利者———何况这种胜利也是不会长久的。因为成功的奠基石,是毅力,是对自己的事业的不断追求、不断完善的一颗心!没有了这颗心,科学家不会进取,文学家不会再创造,领导者也不会呕心沥血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了。

因此我不再因自己的想入非非而“飘然”、而“戚然”,无论何时何地的学子,无论有何种高科技的手段,也无论我们的头脑里“库存”有多少,没有对事业不断追求的精神,我们都将一事无成!所以,12年的苦读,考场上的拼搏,为的是让我们拥有成就事业的毅力和迈向成功的勇气。

相信若干年后,学子们依旧在这样苦读,因为人人清楚:栋梁之材应具备的不仅仅是移植来的记忆。

移植的记忆创新的杀手

假如记忆可以移植,则个人和社会都将是一件大不幸的事情,且不论其是否有悖于伦理道德,仅从其对思维三反作用上,就可以见其危害。

我们可以想一想,移植记忆的目的何在?我想,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传袭知识了。那时的教育思想想必非常简单。学校和医院合办,作了手术旋即领取毕业证书,真是快哉!并且如此“教育”出来的学生绝对“听话”,个个“合乎规格”,教育岂不省心了。

有人津津乐道于此。更多的大概会不屑、忧虑甚至愤慨了。我们终于明白了,原来,我们已经在移植记忆的过程中推开了创造之神的手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,创造出来的不过是千个牛顿,千个贝多芬,千个达芬奇,那么爱因斯坦会不会出现了呢?米开朗基罗呢?一种整齐划一的记忆势必造成整齐划一的思维方式,而“天才们”闪烁的想法被貌似“普遍的大智慧”所扼杀,到此时,我们拥有的大智慧还会智慧下去么?没有“天才”的社会于是停止了进步,没有进步的社会终究走向沉寂,最后灭亡。人类通过移植记忆而获得的“大智慧”,被时间的车轮碾成粉末。

我们需要的是什么?不是多少多少的知识———知识是无穷的,我们更需要的是探索知识的方法、力量和勇气。这是创新的思维。我们可以无知,但拥有了新的思维,我们终究会走向有知。所谓的“大智者”,如若没有或失去了创新的思维,其所得终会停滞,甚至走向无知。创新的思维提供给我们的是一套探求新事物的方法,一棵永不骄傲、对未知高度渴望的心,有了这些,我们又何惧会赶不上潮流呢?可以这样说,创新思维正是一个创造天才的有效的体制。

我们立于世纪之交,面对的是21世纪的科技的浪潮,我们凭借什么在知识经济的大洋上泛舟呢?江总书记说得好,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!让我们拿起创新的橹,张起创新的帆,迎着21世纪的朝阳扬帆远航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